GIEC OpenIR
电化学红外光谱解析五氯酚的阴极微生物还原脱氯机制
汤佳1; 文萍1; 刘敏茹3; 余震1; 蔡茜茜1; 唐家桓2
2019
发表期刊中国科学:技术科学
ISSN1674-7259
卷号49.0期号:012页码:1483
摘要通过构建基于恒电位(0,-200,-500,-800 mV vs. SCE)的生物电化学系统,考查了污染土壤五氯酚(pentachlorophenol, PCP)脱氯效率、阴极生物膜的电子吸收能力以及电活性物质种类;借助原位电化学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光谱手段解析了参与PCP阴极还原脱氯的氧化还原活性基团及可能的电子传递途径;通过16S r 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恒电位的响应变化.结果表明:(1)-500 mV电位刺激下的PCP微生物还原脱氯效率分别是0和-200 m V电位下的5倍以及-800 mV的1.8倍,最高生物电流(约45μA)也高于其他电位处理(0~35μA),说明-500 mV电位刺激下的阴极生物膜电子吸收能力和PCP还原脱氯效率明显优于其他电位处理;(2)-500 mV电位下的CV曲线中氧化还原峰位于-250和-450 mV(vs. SCE),该物质可能是参与PCP还原脱氯的主要电化学活性物质;(3)-200,-500和-800 mV电位下形成的电活性生物膜参与PCP还原脱氯,对阴极电子传递响应最迅速的主要氧化还原活性成分分别是氨基III、细胞色素和腐殖酸,-500 mV电位下细胞色素可能介导了更高效的电子传递,从而导致PCP的微生物还原脱氯效率明显优于其他电位处理;(4)不同电位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,-500 mV电位下的优势微生物为丛毛单胞菌(Comamonadaceae),可能是驱动PCP阴极还原脱氯的重要功能微生物.该研究初步解析了参与PCP阴极还原脱氯的优势微生物及重要氧化还原活性成分,为PCP的高效降解及污染环境的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.
关键词阴极生物膜 五氯酚 还原脱氯 电化学红外光谱 电子传递
语种英语
文献类型期刊论文
条目标识符http://ir.giec.ac.cn/handle/344007/34622
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
作者单位1.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所
2.福建农林大学
3.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
推荐引用方式
GB/T 7714
汤佳,文萍,刘敏茹,等. 电化学红外光谱解析五氯酚的阴极微生物还原脱氯机制[J]. 中国科学:技术科学,2019,49.0(012):1483.
APA 汤佳,文萍,刘敏茹,余震,蔡茜茜,&唐家桓.(2019).电化学红外光谱解析五氯酚的阴极微生物还原脱氯机制.中国科学:技术科学,49.0(012),1483.
MLA 汤佳,et al."电化学红外光谱解析五氯酚的阴极微生物还原脱氯机制".中国科学:技术科学 49.0.012(2019):1483.
条目包含的文件
条目无相关文件。
个性服务
推荐该条目
保存到收藏夹
查看访问统计
导出为Endnote文件
谷歌学术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汤佳]的文章
[文萍]的文章
[刘敏茹]的文章
百度学术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汤佳]的文章
[文萍]的文章
[刘敏茹]的文章
必应学术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汤佳]的文章
[文萍]的文章
[刘敏茹]的文章
相关权益政策
暂无数据
收藏/分享
所有评论 (0)
暂无评论
 
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